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四个全面”大战略统领下,提出了十四大战略,分别是: 优进优出战略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藏粮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战略、自由贸易区战略、就业优先战略、食品安全战略、人口发展战略、人才优先战略、国家安全战略。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中国军队自人民中来,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存,始终亲如一家,军民融合是应有之意。今年年初,习近平首次提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学习中国”推出《习近平与“十三五”十四大战略》系列文章之“军民融合战略”篇。
一、形成新格局
习近平同志从国内国际发展变化的两个大局出发,从战略高度提出军民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十三五”规划建议又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开辟了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境界,形成了全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新格局。
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我国的军民融合,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坚实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军民两用”思想。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以民养军”。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两头兼顾、协调发展”方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赋予军民融合这一传统优势以新的时代内涵。
长期以来,军地各级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在军民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同步增长。同时,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要坚持问题牵引,拿出思路举措,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问题的解决,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习近平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
二、抓好两统一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军民双方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多形式、更深程度上实现全要素整合、多领域统筹、全局性规划、高效益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高度统一。习近平要求,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关键要抓好两统一:“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目前,我国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建设正在由工业化半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我军加速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国防建设正在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两者都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习近平强调:“军队要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地方要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
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就是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二者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达到经济建设国防效益最大化和国防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军民融合进程,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大局意识,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协调创新,做好战略规划,完善法治保障,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只有市场体制不断完善、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才能实现从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的跨越。
三、用好两只手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国家战略,必须坚持国家主导,实现深度发展,又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开放、竞争、公平的市场体系。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把这两个作用形象地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来比喻。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军民融合实质上是资源整合,整合的本质是利益调整,归根结底要靠“两只手”同时作用。用好“看得见的手”,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法规,把重大融合建设项目统筹好、设计好、落实好;用好“看不见的手”,需要引入竞争激发活力,打破军工垄断体制、降低民企准入门槛、强化安全保密监管,确保资源投入有质量有效益。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两大主体是军与民,融合过程应是由国家、政府主导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军民系统的融合运行过程,没有军队参与的军民融合是没有根基的,没有全民参与的军民融合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政府、国家主导的军民融合是没有保障的,没有市场参与的军民融合是没有活力的。
四、强化三方面
军民融合既是战略工程,又是创新工程;既要有战略思维,又要有创新思维和法治思维。为实施好军民融合战略,习近平提出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强化,他指出:“要强化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要强化战略规划,拿出可行办法推动规划落实,加强督导检查、建立问责机制,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要强化法治保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坚持这三个强化是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保障。
强化改革创新,首先要打破落后、保守甚至狭隘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传统的军民二元结构并没有打破,体制障碍没有完全破除,军民两大系统各自为政,融合机制难以构建,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制约融合发展的矛盾问题,出路在改革,动力在创新。目前,推动军民融合的时代背景、环境条件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和变革节奏,才能加快形成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强化战略规划,首要问题是抓顶层设计,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的宏观需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当前,一些地方军民融合的渠道不畅通的情况还存在,部队需求与地方资源之间还未实现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要健全检查、督导和考评机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军地双方定期对融合发展的落实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并依法问责。
强化法治保障,完善配套政策法规制度,是助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基本保障。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相继颁布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政策规定,但配套政策法规滞后、军民技术标准不衔接、军工领域“门槛”过高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必须加大法规建设力度,把军民融合式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快出台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综合性法规,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具体规范,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
五、做到三到位
“十三五”时期的军民融合号角已经吹响,军民双方都要行动起来,全面推进制定各项措施,落实各项具体任务。习近平指出:“要强化大局意识,军地双方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军民融合主体多元,利益交叠,关系复杂,只有强化大局意识,树立全局观念,跳出局部利益、眼前利益思考融合、推动融合,才能加快融合步伐,提高融合效益,实现双赢共进。近年来,军地资源共享程度得到提高,军民融合产业蓬勃兴起,办成了许多过去军地单方面想办办不了、办不好的事,军民融合呈现整体推进、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一盘棋思想的强化。
要做到责任到位。军民双方原来是两大体系,平时的责任落实都是分开各表的。所以,要搞好军民深度融合,必须分清责任,即共同负责,又各负其责,避免扯皮、踢皮球现象发生。列好责任清单的同时,还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要做到措施到位。军民两大体系以前融合程度不深,政策和措施方面空白之处较多,需要专门研究新措施,制定新制度,以保证措施到位。2014年7月,习近平接见驻福州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时强调,“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把支持部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部队多办好事、实事。部队的同志要视人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积极支持和参加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军地双方要共同努力,把双拥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保证”。
要做到落实到位。习近平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军民融合战略和措施,关键在于落实。军民分属两个系统,加之平时在一般工作方面配合较少,所以落实的难度更大一些。习近平指出:“军政军民团结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军队要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造福兴利。”
要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形成军民融合新格局,就要抓好经济、国防建设两统一,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强化创新、规划、法治三方面,做到责任、措施、落实三到位,军民共下一盘棋。“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来源:学习中国、战略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