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作者: 刘晋豫、刘硕扬、 李楠、 元彦梅、余江华
接地气才有生命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怎样立足国情军情?如何贯彻到全领域全过程?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结合来自实践一线的调研成果,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路子的信心。座谈交流中,他们说见闻不遮不掩,探其因客观中肯,提建言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把军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接地气很是重要,管大用才是正道。
1.部委规定出台后,“民口”二字缘何遭非议?
牵住“融合力”这个牛鼻子
■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晋豫
见闻:2017年6月25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后的几天内,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管理规定》。不料,一片叫好之余,规定中“民口”二字也遭到非议。
探因:究其实,在于一些人或明或暗抱有一种偏见:民企可用不可靠!
建言:全面贯彻落实军民融合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融合力”这个牛鼻子务必牢牢牵住。“融合力”特指由军地双方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向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凝神聚力而形成的1+1>2的力量。
“融合力”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一要在“统”字上下功夫。先“统”思想,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上来。还要“统”行动,在发展战略制定、融合规划编制以及融合绩效评估等重要环节上,实现军地双方步调统一。“国家主导”不仅不能动摇,更要落到实处,尽快制定一部好法律,制定一个好规划,出台一系列好政策,搭建一批好平台。
二要在“新”字上立标杆。一位民营企业家深有体会地说,如果企业静态地、被动地等待军方告知军队的需求,军事需求永远只能是一片“迷雾”;相反,如果企业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把准军事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的脉搏,善于用供给创造需求,“需求迷雾”自然就能破解。
三要在“合”字上见成效。江南一家民企生产的无人直升机,在公安系统推广使用时遇到了难题:公安系统要求加装降落伞。这家民企与国内研制降落伞、堪称龙头老大的军工企业密切合作,最终达成客户需求。合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只要真正按照习主席强调的“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去做,央企国企军工集团应该会放弃偏见、放下架子、放低身段,民企自然会少些抱怨、少些被动、多些创新,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军民融合发展合力,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
2.真稀奇,香烟过滤嘴生产企业为啥进了园区?
谨防示范园变成一个“筐”
■博士、副教授 刘硕扬
见闻:前不久到一家军民融合示范园调研时发现,第一个开工的竟然与国防和军队建设毫不沾边,是一家香烟过滤嘴生产企业。令人遗憾的是,此类问题并非个案。
探因:军民融合示范园、产业园、创新园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大量涌现,固然是好事。然而,毋庸讳言,个别地区不顾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盲目赶潮,照抄照搬其他工业园区建设经验,致使一些军民融合产业园区融合功能不足、产业链不完整、平台功能不全、产业关联度不高,“同质化”“泡沫化”等问题已经显现。
建言:当务之急,务必谨防炒作“军民融合”概念,谨防军民融合示范园变成一个“筐”,简单地贴一个标签,什么都想往里装。对照习主席6月20日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强烈感到,培育先行先试的创新示范载体,绝不能仅局限在示范园区建设上,试点示范也有必要加强统筹力度:谨防扯旗圈地、一哄而上,谨防遍地开花,走向“同质化”误区而导致示范效应不足。探索示范园区建设的特点规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实现生产力与战斗力同步提升,呼唤军地双方共同参与,一起把关定向。
3.企业创造诸多第一,“军迷”老总为何还有困惑?
“民参军”有情怀更要有清单
■讲师、博士后 李楠
见闻:在陕西省一家著名“民参军”企业调研前,就已得知它创造了诸多第一:我国最早一批进入军品整机系统科研生产领域的民营企业;国内首家全军品“民参军”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全国最早一批成为军品整机系统装备批量出口外销的民营企业。调研中却发现,就是如此成功的一家优势民企,“军迷”老总依然有困惑:军方需求信息过于粗放,不够精准。
探因:“民参军”之路漫长,获得准入只是个开端,“参军”后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其实也很正常。
建言:“民参军”有情怀更要有清单。情怀是民企自身具备的,清单是军方应该主动提供的。习主席强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管理层面要不要创新、怎样创新?譬如,如果科学借鉴现代管理模式,是不是可以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呢?由国家层面作出统筹,军地双方共同商定哪些领域因为涉密程度高或属于核心技术而不开放,除清单上“禁区”外其他方面均给予许可。这样一来,想必优势民企的困惑就会少一些,劲头就能足一些,作用发挥得也可以更大一些。
4.有意思,为什么不上新项目也能迈开大步子?
“统筹增存量”是个精细活儿
■讲师、博士生 元彦梅
见闻: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长三角地区有246家,几乎占半壁江山。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当地并未新建地盘、新上项目,照样迈开了大步子,还引起空军装备部的关注和调研。
探因:盲目把军民融合与新建地盘、新上项目之间画等号,根子在于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把军民融合当成了隐形GDP,作为凸显政绩的载体。
建言:习主席强调“要强化资源整合力度,盘活用好存量资源,优化配置增量资源”,放眼全国各地,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军队保障社会化和国防动员等领域,军民融合潜力巨大。“统筹增存量”是个精细活儿,实践表明,梳理已经立项或在建项目,分类施策加以整改,的确是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地方凡上马重大经济社会建设工程项目,必须把兼顾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作为一条硬规定;对于以国防建设为主兼顾民用需求的项目,在保障军事需要的基础上,民用开放程度尽可能作出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比例;军民共建项目则须最大限度地体现融合共享原则,确保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
5.不并购不混改,军工集团与优势民企咋合作?
“项目推进”助推“新”字落地
■博士、高级工程师 余江华
见闻:空军某新型战机研制进入关键阶段,一家大型军工厂研发的关键零部件却出现了问题,多次攻关未果。国内一家优势民企主动请缨,积极参与关键技术攻关,最终获得成功。此后,两家企业在产品配套、成果转化、信息共享等方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探因:现实中一些大型军工集团与优势民企有时合作并不愉快,不是我想“吃掉”你,就是你想“吞并”我。长期合作愉快,反而令人“意外”。
建言:今年是央企国企军工企业混改之年,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新生事物,呼唤各方参与和支持。不过,以往经验教训提醒我们:正如“并购”不是“一并就灵”,“混改”也并非“一混就高”“一混就精”“一混就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习主席号召我们要“敢于涉险滩、动奶酪,敢于破难题、闯难关,敢于趟路子、辟新径”,无论理论分析还是实践判断,“并购”和“混改”之外一定还有第三条、第四条道路,譬如“项目推进”中优势互补,助推“新”字落地,就是一条好路子。
大道不塞 一目了然 做学问,要顶天立地,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做对政府有参考的学问,做对老百姓管用的学问。 ——刘晋豫
科研,不仅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信仰。搞科研,写文章,必须做到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尊重内心,敢讲真话。 ——刘硕扬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李 楠
择一事终一生,用心、专心、潜心。 ——元彦梅
治学如攀山峰,踏实每一步,跨越一台阶,掀开一天地。 ——余江华